• 你的位置:股票配资加杠杆 > 2023炒股配资 >

  • 股票配资比例 业绩差也拿千万年薪?“小作文”风波下的信任危机
    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2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    股票配资比例 业绩差也拿千万年薪?“小作文”风波下的信任危机

    本文字数:3429,阅读时长大约5.5分钟本文字数:3429,阅读时长大约5.5分钟

      导读:“无论是基金公司、基金产品、基金经理,还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、服务机构等,实际上都需要一场彻底的供给侧改革。”

    选择持有合法牌照的配资公司至关重要。这些公司受监管机构监督,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保障投资者的权益。

      作者 | 第一财经 曹璐

     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不佳,却能获得千万元高薪,在金融行业降薪、基金经理限薪甚至退薪等传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背景下、瞬间点燃了投资者的不平情绪。在某平台中的相关讨论区,有些相关帖子的评论数多达数千条。

      有留言者在评论中说,“挣钱才有资格收钱”,但也有投资者认为:“如果觉得只能赚不能亏就不该买基金”。

      过去三年里,投资者的不满,在持续扩大的基金亏损中不断积累,“整个市场都不好”已不再被买账。随之而来的是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相悖的舆论,投资者们质疑的是“能力配不上高薪”。因此,相关“小作文”一出,便能迅速引发投资者的情绪。

      在业内人士看来,一些非理性的讨论或宣泄,正是投资者愤怒情绪的外化表达。如今公募行业正受到此前高位发行、流量出圈、造星等现象的反噬,加上各种捕风捉影的“小作文”催化,行业实则陷入的是一场信任危机。

      ]article_adlist-->高薪酬与低业绩

      肖北(化名)是网络中“控诉”基金经理高薪的一名投资者。他告诉第一财经,或许网络上流传的基金经理薪资不一定是真,但让他参与讨论的原因是“我可以接受亏损,但不能接受大亏之下他们血赚,总觉得不合理”。

      “基金经理的奖金和业绩、规模应该都挂钩,每家公司会根据考核要求有计算公式。一些人按自己想出来的比例进行计算,数字够吸睛,也让大家对金融行业的误解更深了。”华北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人士说。

      他认为,由于金融行业大多实行密薪制,基金经理的真实薪酬暂不可知,但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数字赚足了外界眼球,也刺痛了持有亏损产品的投资者的神经。但业绩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周期和市场规律的作用,完全归咎于基金经理可能也有失偏颇。

      公募“小作文”能持续引发舆论的重要原因就是“业绩差”。“在金融行业,业绩不好是原罪。”华南一名基金市场部人士王轩(化名)说,投资者的不满归根到底是投资获得感差,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,尤其是对于那些高位进场的投资者而言。

      回望2020年至2021年,公募基金行业进入快速爆发期,赚钱效应吸引了众多投资者,全行业的资产净值从14.82万亿元涨至25.72万亿元,两年时间扩张了7成以上。随着市场急转直下,这些在高位入市的投资者多被“套牢”。

      Wind数据显示,截至8月20日,已有数据的474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中(包括普通股票型、偏股混合型、灵活配置型、平衡混合型基金,不同份额分开计算,下同),4427只产品近三年来累计回报为负,占比为93.26%,区间业绩“腰斩”的产品有705只。

      从持有人结构来看,最新年报数据显示,在上述业绩亏损的主动权益基金中,超过8成(3596只)属于个人投资者占据“半壁江山”的产品,而在业绩亏损超过一半的产品中,这一比例超过9成。

      以近三年累计亏损超过70%的6只产品为例,民生加银创新成长A、富安达新兴成长A、金鹰转型动力、同泰开泰C等产品均为个人投资者持有,而金鹰多元策略A、同泰开泰A的个人持有比例分别为81.96%、99.99%,这些产品目前的基金规模均低于8000万元。

      整体而言,如果在2021年的高位买入,大部分基金持有人至今尚未回本,而目前持有的绝大多数为个人投资者。过去三年里,投资者的不满情绪在持续扩大的基金亏损中不断积累,“市场不好”已不再被买账。他们质疑的是,付出的管理费和得到的业绩回报是否匹配。

      根据第一财经统计,2022年和2023年,公募的基金利润分别亏损1.47万亿元、4351.18亿元,两年亏损额度已增至1.9万亿元;同期收取管理费用超过2800亿元。如今,部分投资者的耐心逐渐耗尽,从而加速“逃跑”。据第一财经测算,截至今年二季度末,前述范围内的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最新基金份额,较2021年底减少了6791.72亿份。

      ]article_adlist-->流量、“造星”反噬

      “现在遭受的批评和不满,可能是当初热衷造星和高位发行基金埋下的雷。”来自头部公募的基金人士温雨(化名)对第一财经说,2021年以前,因业绩亮眼,公募基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迅速出圈,大打“明星”牌,吸引了很多投资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基民跑步入场。

      当时的环境下,基金不再只是单纯的理财产品,还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语言,“坤坤”“兰兰”等基金经理也化身“顶流”。而有些基金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不断让明星基金经理发行新基金,渠道为了赚取更多的销售费和尾随佣金,也同样积极营销推出爆款。

      Wind数据显示,在2020年和2021年发行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中,发行总规模超过50亿元的产品数量分别有98只、80只(不同份额合并计算,下同)。而2022年和2023年合计只有5只,今年以来这一数字为0。

      “当时很多朋友都赚钱了,所以也跟着试试,现在亏了就没有再买了。”回忆起在基金高位进场的想法,2020年化身个人投资者的王晓(化名)说。

      被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,以及熟人网络吸引的投资者并非个例。

      第一财经采访了数名在类似情况下入场的90后投资者,他们之中有些人是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,有些则是被“睡后收入”等网络段子的趣味吸引。但谈及相关知识时,他们则大多会以“我不太懂”“当时是小白”回应。

      投资者赵生回忆,自己当时买基金是奔着基金经理的名气、高回报甚至赛道标签买的,确实不清楚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、投资理念以及这类产品的风险程度。从结果上看,这些抱着赚钱为目的跟风入局的投资者,可能大多数也并没有赚到钱。例如赵生购买的数只产品,目前的亏损幅度在30%至45%之间。

      “那些被流量吸引来的投资者,可能根本没有做好风险匹配,也对(基金)这类产品存在误解,认为历史业绩就代表着预期收益。”在温雨看来,成也造星,败也造星,此前因亮眼表现被奉为“明星”的基金经理,自然会因业绩不佳成了基民的宣泄出口。

      “这里隐含着一个矛盾,大家都知道(市场)低位比较容易出业绩,但营销让投资者看到的时候其实已经在高位了。”程程是一位从事基金营销多年的从业人员,在他看来,若在行业低位宣传,一方面没有好业绩背书,无法取得投资者信任;另一方面,基金经理可能也不愿意(在业绩不好的时候)配合。

      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“走红”之路,几乎都是大同小异:因历史业绩亮眼得到市场的认可、叠加公司和渠道营销推广,明星基金经理“光环”的强大号召力的吸引下,存量产品和新发产品的规模双双走高。

      从另一个数据可以佐证。公开信息显示,在前述范围内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中,若以最新规模大于30亿元的产品为样本,在23只区间业绩“腰斩”的中大型产品中,个人投资者平均持有比例为95.87%。在这些基金产品中,多名基金经理为业内知名人物,如中欧基金葛兰、万家基金黄兴亮、广发基金刘格菘、汇丰晋信基金陆彬、南方基金茅炜、睿远基金傅鹏博、易方达基金冯波、银河基金郑巍山,他们各自的在管基金规模均在百亿元以上。

      ]article_adlist-->需要真正创造收益

      自去年以来,关于公募的传言呈现持续增加之势,涉及内容包括行业薪资、人事变动、公司内部冲突等多个方面。

      “有些传言甚至没有任何逻辑,我们看到也是一头雾水,不明所以的投资者更可能以为是真的,即使去投诉也无法完全消除影响。”此前陷入传闻的基金公司人士桑桑(化名)说,不符合事实的传言迅速蔓延,会对公司及行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。

      那么,公募行业为何会面临如此囧境?王轩认为,目前行业的治理水平和发展现状,还不足以支撑此前的发展速度和整体规模,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。

      “实事求是地讲,很多投资者可能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一个波动较大的市场,而当净值下跌真的发生后,基金管理人本身会面临巨大的管理压力、舆论压力和道德压力,基民也会承受市场波动给个人心态带来的影响。”他说。

      程程则认为,无论是基金公司、基金产品、基金经理,还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、服务机构等,实际上都需要一场彻底的供给侧改革。“那些不能真正为投资者创造收益、产生价值的供给必将出清,而那些能够为投资者产生正向作用,增强他们获得感的,终将获得市场的认可”。

      “现在很多人对明星基金经理祛魅,这其实是件好事,既可以卸下他们身上的重负,也可以让投资者更加认识到公募基金‘偏工具’”的属性,让基金投资这件事本身,能够更加纯粹一些。”在程程看来,这需要一个过程,而在这个过程中,从业人员更需要坚守和沉淀,熬过周期的底部。

    微信编辑 | 雨林

    ]article_adlist-->推荐阅读

    ]article_adlist-->“一箭18星”成功升空!中国版“星链”有何亮点

    ]article_adlist-->

    ]article_adlist-->

    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    责任编辑:李桐 股票配资比例





Powered by 股票配资加杠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2 香港永華证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